随州日报通讯员 罗奥林
在我市,有一支时刻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的队伍——随州市急救中心。他们以“‘随’呼随到,‘救’在身边”为使命,将党旗插在急救前哨,让党徽在急救一线闪耀。今年以来,随州市急救中心党支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学习教育与院前急救紧密结合,以“学、查、改”协同推进为路径,聚焦“六大行动”,以优良作风推动院前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书写了一篇篇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
筑基提质,推动急救体系建设
市急救中心高度重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精心部署、压实责任、率先垂范。中心以“六大行动”(项目建设行动;“质量管理年”行动;aed深耕行动;评审达标行动;基层站点建设行动;干部能力提升行动)为抓手,将作风建设贯穿业务全流程,推动急救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高效攻坚,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中心全力推进随州市急救中心建设项目(二期),争取资金2200万元,完成信息赋能工程、强基工程等7项重点工程。同时,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发展项目,与东鸿通用航空(湖北)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7000万元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空中急救联盟”建设。
装备升级,急救能力迭代跃升。市区急救站配备27台智能救护车,其中13台为负压救护车,占比48%,远超省定标准。车载设备全面升级,配备心电图机、除颤监护仪、呼吸机等先进设备,使救护车成为“移动救治单元”。此外,120救护车gps终端升级为单北斗系统终端,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科技赋能,构建智能调度中枢。中心在全省率先装备120指挥调度系统和院前院内同质化管理系统,实现实时视频通话、数据同步传输等功能。增装120呼救定位系统,破解“地址盲区”难题,为急救争取黄金时间。创新开发aed远程指导与一体化培训系统,实现急救知识培训、设备导航、志愿者协同救援的全链条服务。
科学布局,打造立体化急救体系。中心已建立1个急救中心、2个分中心、38个急救站,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联合消防部门建设“119 120”联动急救站,初步形成“水、陆、空 专科 特色”五位一体的院前急救体系。
融合创新,党建业务协同发展
该中心以党建品牌引领服务升级,推动作风建设与急救事业深度融合。
党建引领强根基,急救效能快速提升。在党建品牌引领下,急救响应全链条提速。120指挥调度平均摘机时间缩短至1.25秒,派车时间压缩至34.81秒,成功构建中心城区“10分钟急救圈”、乡镇“30分钟急救圈”。
智慧赋能提质效,急救服务再升级。通过院前院内同质管理系统,实现“上车即入院”服务闭环。院内专家团队可提前获取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完成术前准备,大幅缩短救治时间。
服务创新惠民生,急救知识广覆盖。该中心联合红十字会开展急救知识“六进”活动,累计培训1.5万人次。创新推出“120急救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儿童、医疗专家走进120,普及急救知识。此外,在全市配置150台aed,构建“公众急救 120急救指导 志愿者急救 专业急救”四位一体的社会大急救协同新模式。
靶向施策,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该中心将问题整改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试金石”,通过“地毯式”自查自纠,形成问题清单台账。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实施分类管理、靶向施策,对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要求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并开展“回头看”检查,防止问题反弹;对需要长期推进的问题,建立专项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市急救中心将持续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急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实举措优化急救服务,织密生命健康保障网,为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