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03日
“人社力量”助力随州选手舒未然征战全国技能大赛
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赵慧林、通讯员申杰、童梦思)近日,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正式拉开帷幕。在污水处理工种赛场上,青岛啤酒(随州)有限公司动力运行工段长舒未然身着工装从容实操——这份底气的背后,不仅是他个人多年深耕一线的坚守,更凝聚着市人社局以“育人才、强技能、促发展”为导向的不懈努力。
多年来,市人社局聚焦污水处理、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需求,联合随州技师学院、重点企业打造“校企合作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理论 实操 岗位实训”立体化培训体系,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技能“学得会、用得上”。同时,推进技能等级认定改革,打破“唯学历、唯资历”壁垒,指导并推动全市30余家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将技能等级与岗位能力、工作业绩挂钩,让“硬本领”有“硬认证”。
舒未然正是这一体系的受益者。作为随州技师学院毕业生,他多次参与市人社局组织的技能提升、技术推广等培训,通过企业自主评价成长为工段技术领头人。他带领团队攻克各类技术难题,助力公司污水直排处理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所在工段获评“随州市工人先锋号”,他个人也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称号。
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技能人才的“试金石”。市人社局不仅常态化举办市级竞赛,为获奖选手晋升技能等级,还全力保障省级、国家级竞赛参赛工作,从赛前集训、技术指导到后勤支持全程跟进。此次舒未然征战全国大赛,该局专门组织专家帮他梳理理论重点、优化实操流程,“从选拔到备战,市人社局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舒未然感激地说。
为让技能人才“亮得出、受尊重、得实惠”,市人社局还出台“认定 激励”组合政策:对通过技能等级认定的人员给予最高2000元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将技能等级作为大师工作室、培训基地评选的重要依据。在该局指导下,青岛啤酒(随州)有限公司全面落实技能等级待遇,如今80%一线员工持有技能等级证书,企业“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我们要让技能人才有地位、有荣誉、有奔头。”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技能等级认定改革,完善“谁用人、谁评价、谁负责”机制,推动更多“舒未然式”技能人才凭借过硬本领实现价值,为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技能动力”。
多年来,市人社局聚焦污水处理、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需求,联合随州技师学院、重点企业打造“校企合作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理论 实操 岗位实训”立体化培训体系,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订单式”培训,确保技能“学得会、用得上”。同时,推进技能等级认定改革,打破“唯学历、唯资历”壁垒,指导并推动全市30余家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将技能等级与岗位能力、工作业绩挂钩,让“硬本领”有“硬认证”。
舒未然正是这一体系的受益者。作为随州技师学院毕业生,他多次参与市人社局组织的技能提升、技术推广等培训,通过企业自主评价成长为工段技术领头人。他带领团队攻克各类技术难题,助力公司污水直排处理系统稳定高效运行,所在工段获评“随州市工人先锋号”,他个人也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称号。
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技能人才的“试金石”。市人社局不仅常态化举办市级竞赛,为获奖选手晋升技能等级,还全力保障省级、国家级竞赛参赛工作,从赛前集训、技术指导到后勤支持全程跟进。此次舒未然征战全国大赛,该局专门组织专家帮他梳理理论重点、优化实操流程,“从选拔到备战,市人社局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舒未然感激地说。
为让技能人才“亮得出、受尊重、得实惠”,市人社局还出台“认定 激励”组合政策:对通过技能等级认定的人员给予最高2000元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将技能等级作为大师工作室、培训基地评选的重要依据。在该局指导下,青岛啤酒(随州)有限公司全面落实技能等级待遇,如今80%一线员工持有技能等级证书,企业“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我们要让技能人才有地位、有荣誉、有奔头。”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技能等级认定改革,完善“谁用人、谁评价、谁负责”机制,推动更多“舒未然式”技能人才凭借过硬本领实现价值,为随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技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