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01日
以大别山红色文化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张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内涵丰富,特质鲜明,是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动力源泉。
一、以“坚守信念”筑牢干事创业的“压舱石”
大别山之所以28年红旗不倒,其核心就在于大别山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始终怀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传承大别山精神,就要抓住“坚守信念”这个根本,具体来说,一是要学深悟透大别山精神实质,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深化认识,入脑入心,才能更好的将大别山精神的精髓融入干事创业的血脉,从而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二是将学习大别山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创新理论相融合,明确新时代的“坚守信念”就是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将大别山精神与新时代相联结,才能更有效的和干事创业相贯通。三是针对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的情况,例如“信仰缺失”“信仰危机”等问题,从大别山精神中寻找答案和经验,使学习过程成为“固本培元、铸魂育人”提振精气神的过程。
二、以“胸怀全局”把准干事创业的“方向盘”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虽地处一隅,但革命者们始终心系全国战局,牺牲局部利益,为了革命的整体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传承大别山精神,必须具备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把准干事创业方向,才能不歇脚、不泄气,始终保有干事创业的热情。具体来说,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融入发展大局,用系统思维看问题。要自觉把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定位和谋划。当前我们干事创业正围绕着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湖北力量而奋勇争先,就是自觉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具体体现。二是把握时代脉搏,融入时代浪潮,用历史思维看问题。干事创业要明确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要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才能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做到有的放矢,把握规律性和增强预见性,才能富有创造性。三是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用底线思维看问题。“胸怀全局”必须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当前发展的成绩与问题。警惕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与为干事创业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三、以“团结一心”凝聚干事创业的“向心力”
在大别山的斗争中,党政军民始终团结一心,党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维护人民利益,创建根据地,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热烈氛围,这是根据地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传承大别山精神,就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强化宗旨意识,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安危冷暖等实际问题。二是要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干事创业绝非一人之功,想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扬民主,汇聚集体智慧,紧密联系群众,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必须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团结群众,才能真正营造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以“勇当先锋”激发干事创业的“战斗力”
大别山地区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沿,敢于打头阵、当先锋,展现了无比的英雄气概和开拓精神。
当前,正处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指出,改革要“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传承大别山精神,就是通过传承革命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具体来说,一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面对改革发展的深水区、硬骨头,要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二是直面问题,较真碰硬。干事创业要敢于到困难最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增本领、提能力,党员干部要能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三是科学谋划,善作善为。当前改革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担当作为不是追求“蛮干”“快上”,干事创业既要积极主动,也要扎实稳健,既要大胆创新,也要坚持原则。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才能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把改革推向深入。
(作者系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党校讲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要求,“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诞生于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内涵丰富,特质鲜明,是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动力源泉。
一、以“坚守信念”筑牢干事创业的“压舱石”
大别山之所以28年红旗不倒,其核心就在于大别山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始终怀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传承大别山精神,就要抓住“坚守信念”这个根本,具体来说,一是要学深悟透大别山精神实质,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深化认识,入脑入心,才能更好的将大别山精神的精髓融入干事创业的血脉,从而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二是将学习大别山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创新理论相融合,明确新时代的“坚守信念”就是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将大别山精神与新时代相联结,才能更有效的和干事创业相贯通。三是针对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的情况,例如“信仰缺失”“信仰危机”等问题,从大别山精神中寻找答案和经验,使学习过程成为“固本培元、铸魂育人”提振精气神的过程。
二、以“胸怀全局”把准干事创业的“方向盘”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虽地处一隅,但革命者们始终心系全国战局,牺牲局部利益,为了革命的整体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传承大别山精神,必须具备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把准干事创业方向,才能不歇脚、不泄气,始终保有干事创业的热情。具体来说,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融入发展大局,用系统思维看问题。要自觉把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定位和谋划。当前我们干事创业正围绕着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湖北力量而奋勇争先,就是自觉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具体体现。二是把握时代脉搏,融入时代浪潮,用历史思维看问题。干事创业要明确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要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才能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做到有的放矢,把握规律性和增强预见性,才能富有创造性。三是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用底线思维看问题。“胸怀全局”必须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当前发展的成绩与问题。警惕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才能防患于未然,与为干事创业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三、以“团结一心”凝聚干事创业的“向心力”
在大别山的斗争中,党政军民始终团结一心,党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维护人民利益,创建根据地,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热烈氛围,这是根据地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传承大别山精神,就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强化宗旨意识,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干事创业的价值追求,用心、用情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安危冷暖等实际问题。二是要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干事创业绝非一人之功,想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扬民主,汇聚集体智慧,紧密联系群众,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三是要加强作风建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必须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团结群众,才能真正营造出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
四、以“勇当先锋”激发干事创业的“战斗力”
大别山地区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沿,敢于打头阵、当先锋,展现了无比的英雄气概和开拓精神。
当前,正处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习总书记指出,改革要“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传承大别山精神,就是通过传承革命精神激励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具体来说,一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面对改革发展的深水区、硬骨头,要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二是直面问题,较真碰硬。干事创业要敢于到困难最多、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增本领、提能力,党员干部要能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真正成为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三是科学谋划,善作善为。当前改革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担当作为不是追求“蛮干”“快上”,干事创业既要积极主动,也要扎实稳健,既要大胆创新,也要坚持原则。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才能在干事创业的实践中把改革推向深入。
(作者系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党校讲师)